磨床大修、改造內容
1、 機體拆開,各部件清洗干凈,徹底檢修,將機床翻新。
2、機床身導軌復磨恢復原標準精度,床身其他局部需精加工滿足其它部件裝配需要。
3、工作臺表面復磨,貼合面人工鏟刮,下工作臺局部需精加工滿足裝配需要。
4、頭架總成修復/新增:
(1)頭架部件解體,清洗、檢驗、更換軸承和其它損壞的零部件;
(2)更換頭架主軸
(3) 頭架體殼安裝基面人工鏟刮,保證貼合質量,恢復原標準精度。
5、尾座總成修復/新增:
(1)更換套筒、密封圈等損壞部件;
(2)珩磨尾座體孔,配裝套筒;
(3) 尾座體殼安裝基面人工鏟刮,保證貼合質量,恢復其配合精度;
6、墊板、托板總成修復:
(1)墊板導軌復磨恢復其精度,墊板局部需加工滿足裝配需要;
(2)托板導軌面人工鏟刮,提高其貼和質量,托板局部需加工滿足裝配需要;
(3) 墊板的下底面、托板的上平面需要人工鏟刮,提高其貼合質量;
7、砂輪架總成修復:
(1)更換主軸、軸瓦和其它損壞件,按照標準要求成裝;
(2)安裝基面人工鏟刮,恢復其原標準精度;
8、 進給裝置整改:
將原液壓進給改為電控系統、交流伺服電機加研磨級滾珠絲杠傳動控制移動件進給;
9、 電控系統整改:
(1)去掉原來的交流接觸器、繼電器和按鈕組成的電路系統整改為內裝PLC、PMC控制器的數控系統。
(2)該數控系統為華中數控系統,外置彩色液晶顯示、控制面板、電子手輪、伺服電機和驅動器。
(3)該系統具有多軸聯動、絲杠螺距誤差補償、正反間隙補償、砂輪修整補償、等功能。
10、 潤滑系統修復:
采用獨立外置潤滑系統,配置容積式電動注油泵和定量分配器。注油泵由主機PLC控制其工作周期和頻率;定量分配器能設定各向吐油量,每次固定油量供給潤滑點。既節省了用油量又實現了各點潤滑的充分性和安全性。
11、 冷卻系統修復:
重新設計水箱,更換水管和噴嘴,實現磨削液過濾充分、清潔、大流量冷卻水,有效提高磨削質量。
12、 磨床的護罩及其他防護裝置,對已經損壞的部分,進行修復,并重新做漆。磨床前面增加雙開門。
(三)改造后機床實現功能
1.采用
華中數控系統(含伺服電機及驅動器);
2.新增獨立電控柜(含電氣元件);
3.根據程序模塊,手動輸入編輯相應的參數,即可可實現多品種加工;
4.自動循環加工后的砂輪補償;
5.機床狀態由3色有聲指示顯示,及安全防護報警;
6.確保砂輪修整及磨削過程中冷卻充分;
7.改造后機床幾何精度達到出廠檢驗標準;加工精度達到甲方零件圖紙要求。
產品優勢
我公司數控改造的結構特征與配置:
1.砂輪架滑座采用平V導軌貼塑配鏟工藝,已確保機床的靈敏度,縱向、橫向的切削力。
2.工作臺導軌與床身導軌經過精密導軌磨加工后,使床身導軌與工作臺導軌接觸面相互吻合,接觸面達到95%,再經過常供潤滑油,使導軌潤滑,產生靜壓,使工作臺左右移動無爬行,精度高、穩定、耐用的效果。
3.量儀采用河南源美精密量儀W1500A的配置,加裝量儀支架,采用穩定的液壓獨立油箱裝置,使量儀測量時精度穩定。
4.配置床身半封閉罩殼和各部件殼體的擋水板裝置,使機床防水、防塵,減少機床的損害。
5.機床的三架:砂輪架、頭架、尾架均采用鏟刮方式,使三架在同一水平上,以保證三架的直線度、垂直度等高度。
6.頭尾架配有單獨修砂輪側面與外圓裝置。
7.機床絲桿與導軌采用自動常供潤滑油裝置,以增加絲桿與導軌的壽命。
技術參數
機床規格
數控系統品牌 華中系統
可磨外圓直徑 φ8~φ320 mm
外圓磨削長度 1000mm
頭尾架中心高 180 mm
頂尖距 1000 mm
頭架頂尖 莫氏 4#
尾架頂尖 莫氏 4#
可磨工件最大重量 150kg
自動周期進給最小量 0.0025 mm
尾架套筒手動移動量 30 mm
砂輪自動修整和補償進給 有
自動周期進給最小量 0.0025 mm
頭架主軸轉速 25~220
工作臺縱向移動量 1000 mm
上工作臺最大回轉角度 順時針 3°
逆時針 5~7°
外圓磨削砂輪尺寸 φ600×75×φ305
砂輪旋轉線速度 35 m/s
砂輪架最大移動量 246 mm
砂輪架快速進給量 50 mm
潤滑油路調整壓力 0.1~0.15 MPa
冷卻系統流量 25 L/min
頭架電機功率 1.5 kw
砂輪電機功率 11 kw
油泵電機功率 0.75 kw
冷卻泵電機功率 0.12 kw
機床外形尺寸 3605×1810×1515 mm
機床重量 3700 Kg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榮譽證書
-
質量管理體系認證證書
-
江蘇省重合同守信用企業
-
江蘇省質量信得過單位
-
誠信3A級企業